千層蛋糕有層次,人的需求也是,不懂?行銷做再多也沒用。-需求層次理論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著名的馬斯洛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由下而上分為生理、安全、愛與歸屬感、自尊與自我實現這五個層次。這個理論有個知名的假設:人們必須先滿足下層需求,才能達到上層需求。也就是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開始,逐步滿足到最高的自我實現需求。當其中一個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時,這一個層次的需求就不再成為激勵因素了,人會再往更高的層次努力。

為了有效打到客人心中的點,我們必須要了解客人想要滿足哪個層次的需求,或是反過來說,要知道我們的產品可以滿足客人的哪一個層次,才能做出有效的行銷。以下我會介紹這五種層次並分享各層次產品,讓大家有可以增加營收的行銷策略。

10492386_248143941976181_237163939688235652_n

生理Physiological Needs

生理需求是最基本卻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氣、性慾。如果沒有辦法被滿足,人只會想辦法讓自己活下去,思考能力與道德觀這時很難派上用場。例如1884年的杜德利案,在一場船難中,兩名船員為了生存殺死並吃了一名弱小的船員。 繼續閱讀

東南亞市場有你所忽略的市場-觀光局關鍵人才培訓的心得

馬來西亞旅遊展MATTA Fair觀察東南亞與台灣旅展差異

 

在這個旅遊展覽上面,有很多目的地國家都會去,宣傳他們自己國家的商品,在這個展覽中,我感覺到參與的買家約有2/3是華人。而且這些華人大多是可以直接講中文或是福建話,很多的展商所印製的宣傳單直接就是以中文為主。另外的可能是馬來人,他們最可能購買的是麥加朝聖之旅,所以有一個特區,所有的旅行社全部都是在賣朝聖之旅。

 

這邊跟台灣有很大的不一樣就是馬來西亞是信仰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宗教教義要求穆斯林人一生要完成五項功課:證信、禮拜、齋戒、天課和朝覲。

證信:穆斯林要至少一次公開作信仰表白,念清真言。

禮拜:一日祈禱五次。出遊時可以合併為3次。

齋戒:在每年一度的齋戒月,從日出到日落禁食。

天課:捐獻1/40收入作為義務稅項。

朝覲:至少一次到麥加朝聖。若是完成這個功課,信徒身分可以比較提高,所以很多穆斯林都會在旅展上購買這項商品。

繼續閱讀

無法關上機會之門-不只讓你疲於奔命,而且可能獲利更少

4年前,我在一場創業的演講上遇到一位做有機食材的朋友,他說他自己有一塊地,所有食材都是自己種的,他要開早餐店賣精力湯,並在早餐店休息時推廣他自己的有機食材。最近看他的臉書,他一樣活力充沛,一樣參與各種會議,但是早餐店還沒有開,因為他想要找到一個店面,可以讓他早上賣早餐,下午做推廣會,最好整天都有人流,又不會離他的地太遠,所有的進度大概跟4年前差不多。

阿呀有點感觸阿,讓我先點播一首蘇打綠的-再遇見。

4年前的我以為創業的人就是這樣瀟灑,到處留情,但現在的我才知道他花費太多的精力保留各種機會,沒有壯士斷腕的專注在一個事業上。

你周邊有這樣的朋友嗎?這其實也不能怪他們,因為這就是一種心理上的現象-無法關上機會之門。 繼續閱讀

線上平台正夯,創業者小心流量載舟亦能覆舟

由於近年行動裝置迅速發展,再加上本來網路就越來越普及,各種所謂的線上平台應運而生。舉例而言,Agoda 訂房網站以及先前所介紹過的 Uber 優步都可歸類於線上平台。這些線上平台的特性,便是扮演仲介的角色,讓供給與需求能湊在一起。可想而知,這些線上平台幾乎不會擁有實體產品,主要依靠價差及服務費維持營運。

繼續閱讀

千金不換-品牌的重要性

5408641519_6a95df0864_b

旅遊是體驗型商品

先前有提過,旅遊產品與其他產品不同的地方,在於客戶在實際體驗前對產品內容的瞭解度。無論是旅遊網站 (如易遊網 EZTravel) 或是旅行社,真正的使用者體驗都發生在旅程中,而在旅程之前所能提供客戶的,無非是關於此段旅程的文字、圖片甚至影片,以及其他人的口耳相傳的經驗。若轉換到其他產業,很多時候這些前置作業是不足以讓客戶甘心買單的。

然而,旅遊商品的另一個特別之處,在於客戶在實際體驗旅程之前便需要付款,也就是說真正能為客戶產生價值的旅遊體驗本身是在客戶付錢購買之後。這代表客戶在付款之前著重的固然是旅遊體驗,但在體驗之前便必須做出付款的判斷。 繼續閱讀

Bigger than bigger? 大還要更大嗎? 創業公司財務發展的6個階段

創業後,大家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哪一個階段,我會建議可以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1. 構想商業模式
  2. 找到第一個客戶
  3. 賺到第一塊錢
  4. 賺到第一個月的營運費用
  5. 賺到半年的營運費用
  6. 賺到一年的營運費用

41685878_01166db125_n

構想商業模式

在這個階段,創業者需要觀察市場,了解市場上所需要的產品與服務,知道哪些已經有人正在做,或有哪些缺口可以開發成需求。 繼續閱讀

打斷腳骨顛倒勇?你是 樂觀 還是 瘋狂 的創業者?

創業在外面走跳久了,時常會遇到其他創業的朋友,當中有些商業模式存在明顯問題,創業者本身具有關鍵技術、也非常努力執行,這樣的情況下過了半年,事業仍然沒有起色。儘管如此,他們依然對自己的創業非常有信心,這讓我開始思考在創業中,有沒有「太過樂觀」這種事情。

要成為一個創業者,內心的堅韌度往往要比其他人高,才能在質疑的聲浪當中堅持自己的道路;而在個性上也不能太過灰暗,否則不但在業務推展不順暢時會陷入一片絕望,在業務推展順暢時也會瞻前顧後。所以出來做新創公司的人,往往個性都比較樂觀開朗正面,但樂觀究竟有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呢?是不是有一個標準讓我們區分「樂觀的創業者」與「瘋狂的創業者」呢?

以我長久以來的觀察,這兩者之間是有明確界線的。以下就是我所整理,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

繼續閱讀

買5塊的菜要2塊的蔥,低價為王? 發展低價旅行團的隱憂

PPT好像有時會故障,可以點連結,看更簡單有圖片描述。

旅遊產品一如所有市面上的產品,都針對各個不同的客群發展出不一樣的商業模式,既然有極其奢華的豪華旅遊,自然也會有主打便宜實惠低價位的旅遊產品,尤其在這個萬物皆漲價、薪水卻廉價的年頭,低價旅行團可以說是小資們的福音。

然而,雖然對於消費者而言低價旅行團非常吸引人,但旅遊創業者最不應該發展低價旅行團。為什麼呢?讓我們先從低價旅行團的商業模式看起。

bad-service-600x450

繼續閱讀

創業跟練功一樣比的是氣長-你應該要準備好周轉金

射鵰英雄傳有段提到黃裳為了報仇雪恨,躲到窮鄉僻壤去苦練武功,最後練成九陰真經,成功後下山卻遍尋不到敵人,尋遍四方後找出一個仇人,當年與他動手時只是個十六七歲小姑娘,找到時已是巍巍顫顫風中殘燭的老太婆,原來黃裳練了四十多年功夫,仇家早已紛紛老去,老天自動替他報仇。

創業這條路,其實跟練九陰真經一樣,很多時候比的不只是商業模式有多強,或能賺多少錢,其實能夠經營的”久”才是最為重要的,要是黃裳沒有周轉金,他有辦法苦練40年嗎?我發現很多在構思創業階段或是即將投入創業的人,對於「週轉金」這件事過於草率,尤其是在公司工作一段時間的朋友,已經很習慣月底就會有薪水入帳,天真的以為創業也是一樣,每個月底都可以有收入,所以準備的周轉金很少,當公司發展不順利或是要擴張時,往往都沒有足夠的資金。為避免後續的創業者也遇到一樣的問題,以下我便用自己的案例來和大家說明和週轉金相關的三件須知,保證活生生血淋淋。 繼續閱讀

旅遊服務作深度規劃?看你身在哪兒

有些人在旅遊時,偏好以自助背包的方式進行,這種旅遊方式與旅遊目的地的連結往往比較深,能夠更進一步體會當地的文化底蘊。這也同時是很多人對於團體旅遊服務的不滿之處,走馬看花式的旅遊行程,的確最不容易出錯,也能滿足多數只想消遣放鬆的旅客。然而,這兩種旅遊方式之間難道無法取得平衡點嗎?旅遊服務難道不能朝深度旅遊的方向發展嗎?這些問題都是我在創業之中試圖想要找到的答案。
深度旅遊,便是在旅遊的過程中加入比較多的「文化——體驗」,例如說在行程中加入特別的慶典或文化活動(如阿美族的豐年祭),這種深度旅遊肯定會有人很有興趣,問題是這種旅遊方式,一般人根本接受不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