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市場有你所忽略的市場-觀光局關鍵人才培訓的心得

馬來西亞旅遊展MATTA Fair觀察東南亞與台灣旅展差異

 

在這個旅遊展覽上面,有很多目的地國家都會去,宣傳他們自己國家的商品,在這個展覽中,我感覺到參與的買家約有2/3是華人。而且這些華人大多是可以直接講中文或是福建話,很多的展商所印製的宣傳單直接就是以中文為主。另外的可能是馬來人,他們最可能購買的是麥加朝聖之旅,所以有一個特區,所有的旅行社全部都是在賣朝聖之旅。

 

這邊跟台灣有很大的不一樣就是馬來西亞是信仰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宗教教義要求穆斯林人一生要完成五項功課:證信、禮拜、齋戒、天課和朝覲。

證信:穆斯林要至少一次公開作信仰表白,念清真言。

禮拜:一日祈禱五次。出遊時可以合併為3次。

齋戒:在每年一度的齋戒月,從日出到日落禁食。

天課:捐獻1/40收入作為義務稅項。

朝覲:至少一次到麥加朝聖。若是完成這個功課,信徒身分可以比較提高,所以很多穆斯林都會在旅展上購買這項商品。

繼續閱讀

莫欺少年窮,青年旅舍是觀光業的播種者

4567737075_48458a9c2a_z

進入背包客的旅遊世界

旅遊的本質,其實就是將食衣住行轉移到不同的國家去體驗,現在廉價航空大幅減少旅遊所需要花的交通成本,採取背包旅遊這種低價旅遊模式的旅客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多。

以台灣為例子,在「行」方面,背包客除了可以透過廉價航空取得便宜的飛機票來到台灣之外,台灣的大眾運輸工具都是相當便捷且便宜的旅行方式;在「食」方面,台灣的便利商店,甚至巷口的小吃攤,都能提供價格最平易近人的台灣味給這些背包客;「衣」的話就不用再說了,通常背包客都會帶好足夠的衣物,就算追求輕便而未攜帶太多衣物,台灣也有很多國際平價服飾品牌可供選購。然而,在平價住宿這一塊,台灣卻意外的欠缺。 繼續閱讀

茫茫大海誰是我的燈塔,看到燈塔,也代表你離岸太近了!–創業到底要問誰?

4489786598_ed9dd69f9e_o

不要找沒有創業經驗的人來做顧問

生病的時候沒有人找建築師來看病,同樣的道理,創業時也不需要諮詢沒有創業經驗的人。坊間所謂的「顧問」,往往比較適合已經小有規模的創業者擴張規模,從 50人擴展到100人,所協助的業務可能會是幫忙申請 ISO 國際品質認證、員工培訓、及申請政府專案補助等。然而,若是創業者的公司才剛剛起步,還在摸索市場的階段,所需要的顧問就必須要是真正有創業經驗的顧問,如果顧問本身沒有創業經驗,那他們所給予的建議很可能沒有太大作用。你不會找一個不會游泳的人教你游泳,你也不應該找沒有創業經驗的人請教他創業。

那麼創業剛起步時,要去哪裡找適合的顧問呢? 繼續閱讀

人多好辦事? 依照公司"人數"規模的發展階段

上次說明了關於創業財務發展的六個過程,但當再加入「團隊人數」這個因子時,創業者又會需要怎樣的「屬性技能」,才能成功「練等」呢?以下依照創業時的團隊人數,循序漸進代入幾種代表性角色,若在不同階段擁有該種屬性技能,如同開外掛打怪啊。

0-1人  超級英雄的誕生

每一個應運而生的超級英雄,背後都有不同的原因,有些人是在意外之中發覺自己的異能,有些人則是擁有強大的意志力,想要扭轉整個社會的傾頹。這跟創業者一開始的想法其實很類似,有些創業者 (例如我) 是在人生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對特定領域特別有天份以及熱情,而有些創業者則是發現社會上或市場上有尚未完善的服務或產品,決定靠自己來完善。

c36dbe25c17be031faa3b3bfe91d5d4e

想要從零開始扭轉整個城市的生態,讓超級英雄的起步往往充滿艱辛與挫折,蜘蛛人彼得帕克曾經在發現異能之後行差踏錯,直到班叔死後才終於浪子回頭;鋼鐵人東尼史塔克在研發盔甲時也常常失敗,撞壞了不少東西,就算他身家不斐還是時常撞得鼻青臉腫。創業也是一樣的概念,創業家心中那個「可能可以」獲利的想法從萌生到初次經市場洗禮,光是從無到有的階段,中間很有可能要一直重做被打槍、重做失敗、重做被打槍;因此此階段所需要的關鍵是「永不放棄、敢衝敢挑戰」,才有可能經得起時間考驗,最後成功驗證自己的商業模式獲利。 繼續閱讀

千金不換-品牌的重要性

5408641519_6a95df0864_b

旅遊是體驗型商品

先前有提過,旅遊產品與其他產品不同的地方,在於客戶在實際體驗前對產品內容的瞭解度。無論是旅遊網站 (如易遊網 EZTravel) 或是旅行社,真正的使用者體驗都發生在旅程中,而在旅程之前所能提供客戶的,無非是關於此段旅程的文字、圖片甚至影片,以及其他人的口耳相傳的經驗。若轉換到其他產業,很多時候這些前置作業是不足以讓客戶甘心買單的。

然而,旅遊商品的另一個特別之處,在於客戶在實際體驗旅程之前便需要付款,也就是說真正能為客戶產生價值的旅遊體驗本身是在客戶付錢購買之後。這代表客戶在付款之前著重的固然是旅遊體驗,但在體驗之前便必須做出付款的判斷。 繼續閱讀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子彈怎樣上戰場-如何找創業夥伴

合夥是一把雙面刃

當公司開始賺錢時,創業者可能會尋找更多人手,有些創業者可能會想找人合夥,但我非常建議創業者在創業之初千萬不可合夥。合夥的確有許多好處,舉凡能獲得其他合夥人不同的技術組合、有機會進入不同的市場、或是能分散風險等。但是除非所創業的領域需要密集的資本或技術,而創業者本身並不具有這些資源,否則我非常建議先以獨資的方式創業。

找人不容易

繼續閱讀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如何找到創業方向

學習已成功的範例

在創業的起步期,我會鼓勵創業者先找尋成功範例。很多人都以為創業一定要有全新的商業模式、客群及行銷方式,如果能這樣當然很棒,代表英雄創造時勢。但是就我的經驗來看,許多可以成功並維持的商業模式,是透過複製別人的商業模式,或對別人的商業模式做改善或整合而來。能有自己的想法固然非常好,但我個人覺得最簡單的方式是學習前人的成功範例。

以我自己的創業經驗來講,旅遊業其實可以拿其他觀光業高度發展的國家做借鏡,因為這些國家的旅遊觀光業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及資源來測試市場。身為市場新進的創業者,很多時候會無法了解客群所在、該如何吸引客戶、客戶該怎麼付款、客戶會購買哪些行程等訣竅,如果能從這些更有經驗的旅行社身上獲取對市場的了解,創業者便能避免瞎子摸象。 繼續閱讀

創業也有人講講而已,你要當的是嘴砲鍵盤創業家嗎?

photo credit by Jason Eppink

當年我創業仍在起步階段(賺到第一塊錢)時,就非常幸運獲得政府 U-Start 大專生創業計畫補助,獲得第一桶金,這筆資金讓我在創業初始的半年間能嘗試自己的商業模式。

但是在拿到 U-Start 大專生創業計畫補助之後,我也有段非常迷茫的時期。因為拿到補助後,我以為自己很會寫企劃書,開始進一步的申請其他政府創業補助,例如文化局或經濟部的創業比賽、或是青創會的計畫等等,滿心認為自己可以靠著企劃書賺到更多資金。 繼續閱讀

Bigger than bigger? 大還要更大嗎? 創業公司財務發展的6個階段

創業後,大家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哪一個階段,我會建議可以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1. 構想商業模式
  2. 找到第一個客戶
  3. 賺到第一塊錢
  4. 賺到第一個月的營運費用
  5. 賺到半年的營運費用
  6. 賺到一年的營運費用

41685878_01166db125_n

構想商業模式

在這個階段,創業者需要觀察市場,了解市場上所需要的產品與服務,知道哪些已經有人正在做,或有哪些缺口可以開發成需求。 繼續閱讀

旅遊創業百百款–在旅遊不同階段上創業

旅遊創業基本上分為五個類別,分別對應旅遊的各個階段:發想、規劃、訂購、體驗及分享。

9408010750_a3cf403a0e

發想

 

發想類別中最重要的是激發客戶旅遊的慾望,這部分通常都透過媒體,例如豐富的文字、優美的相片與影片等,讓人產生旅遊的慾望。許多電視、網路以及紙本介紹,都算在這個類別。而有些演講活動會分享異人異地的旅遊經驗,旅遊景點資訊因此進入與會者的腦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