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作行程規劃? 你是認真的嗎? 要不要先看看你會面臨的挑戰?

 

每一個創業領域,都會有一個神話般的創業項目,大家都有聽過市場也有需求,所以有一群懷抱浪漫夢想的創業家,前仆後繼一直想要作,但是一直很難做得起來,例如餐飲業可以用咖啡店作代表。有人前仆後繼的想要開咖啡店,但是卻遇到種種的困難,最後失敗收場。

在最近幾年,我覺得“行程規劃”,是一個旅遊創業的神話,一直聽到有團隊作這一個題目,卻沒有聽到存活得很好的團隊,要能夠成功必須面對非常多的挑戰。

一定有人不服氣,大家能夠出來創業,一定都覺得自己掌握更新更強的科技,或是更有毅力,一定可以比之前的團隊都還要強,這我也相信,我們就先看看以下就整理出“行程規劃”所會面臨到的挑戰吧!

獲利模式不明確,旅客沒有付錢的習慣

到底要怎樣賺錢? 靠幫客人訂房嗎? 靠廣告? 還是要靠賣套票?

很多團隊都沒有獲利模式,然後就一股腦的開發系統並且一直找使用者嘗試,但也沒有想著要怎樣轉變成賺錢的商業模式。

獲利模式對於賣雞排就不重要,因為大家都知道買一塊雞派,就是要付錢。也許今天賣雞排的今天為了衝高人氣,所以說只要打卡按讚再跟老闆合照,就可以獲得免費雞排,但是長期的來說,賣雞排的知道未來的客人走到攤子前,就是會點雞排,然後他就可以收錢。

但是“行程規劃”不一樣,沒有人會想到要付錢,大家還以為是跟Google一樣,資料查一查,把行程存下來,按了ctrl+P,把行程打印出來,因為旅客也知道出國旅遊網路不一定有通,而旅客到了目的地,就照著行程走。

走得順利了,微乎其微的人會感謝一下網站,推薦給其他旅友;要是行程有問題,比如沒有坐到火車,博物館關門時間修改了,沒有看到蒙娜麗莎的微笑,就會一直罵行程規劃網站,而忘記這些行程很有可能是自己規劃所產生的錯誤。

這整個過程,一般使用者是不會想到要付錢給行程規劃的網站,這也別怪消費者,因為在網路時代,大家在網路上查詢資訊,都沒有付費的習慣。

也有團隊會跟我說,現在走的是互聯網思維,要有足夠的會員以及常用戶,再來想獲利模式。這種先培養使用者,然後再想獲利模式的流程,這樣的發展很容易變成平台。而發展成平台的模式時,會有仲介者的困境、提升流量以及平台易成為資本戰的困難。

旅遊需要的資訊多到爆炸,資訊還必須時常更新

旅遊是換一個地方生活,而且還很有可能是第一次去才需要行程規劃的服務。很難教一個人如何到另外一個地方生活。我自己在台灣生活了這麼久,之前台北捷運換線時,我還一直坐錯線。我是一個台灣人,對於捷運已經很熟悉了,但還是會犯錯。這只是交通的問題,“行程規劃”還會包含到住宿景點以及活動,跨越的行業太多,資料整合不易。若是行程規劃網站資訊處理能力很強,可以包山包海,那接下來就會是資訊必須要一直維持更新,時時維持資訊更新真的是一件非常惱人的事情,很多API會出問題。

另外,往往旅客所提問出的問題,一定是網路上很難找到的問題,所以必須要不斷產生內容來解答疑惑,現在有很多產生內容的方式,不管是由機器、用戶或是專家產生內容,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最重要的就是,你原本以為“行程規劃”是技術的問題,但其實你只要一接觸到使用者,就會發現其實都是在解決的都是人的問題

  優點 缺點 舉例
MGC
Machine Generated Content機器生成內容
產生快速

 

幾乎沒有邊際成本

僅限提供制式資訊

 

難除錯

機器很貴

沒有人想要付錢

Google 地圖資訊

 

氣象局的天氣預報

訂票系統通知場地爆滿

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成內容
由大眾主動產生內容
成本不高即時性強
很多資料不正確

 

會有業配文的情況

背包客棧的用戶分享
PGC
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專家生成內容
專家本身可以吸引流量

 

可性度最高

更新慢

 

費用高

專家有私人blog,為什麼要把資料給你?

旅遊雜誌Lonely planet的旅遊文章

行程規劃,是數學家證明過,一個超難的問題

“行程規劃”這個題目真的是太難了,當然我不是在說廢話,大家都知道所有創業都難,但是“行程規劃”是被數學證明過的NP-hard(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time hard)問題。

NP-hard是甚麼? 可以吃嗎? NP-hard的問題不是沒有解,只是每增加一個考慮的項目,解決的難度與時間會增加得非常長,不是一般的快而是多項式時間(polynomial-time)的快。就像下圖,NP-Hard的問題,問題的複雜程度只是多一點點,處理時間就會增加很多。

行程規劃是NPhard-多項式時間增加

“旅行業務員問題“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已經被數學家證明是NP-hard的問題,這問題基本架構是這樣的:有一個售貨員要到 n 個指定的城市去推銷貨物,他必須經過全部的 n 個城,試問他應如何找到最短的行程從家中出發再回到家中?

上面的問題,我們把售貨員改寫為旅行者,銷售貨物變成觀光,題目就會變成: 有一個旅行者要到 n 個指定的城市去觀光,他必須經過全部的 n 個城,試問他應如何找到最短的行程從家中出發再回到家中?

看起來是不是跟“行程規劃”一模模一樣樣呀? 那旅行業務員問題已經被數學家證明是NP-hard的問題,所以同類型的“行程規劃”也是NP-hard問題。

還沒有結束喔,光是要如何“規劃路線”就是一個NP-hard問題,行程規劃可不只是到每一個點這麼簡單,還要加上用餐時間、景點只有夏天可以去、平常禮拜一博物館會休館,所以在解決問題上又增加一個“時間”的維度。考量的維度越多,解決問題的時間就會像火箭發射一樣,口休~~~~飛快的增加。

—————挑戰結束分隔線——————-

如果你創業的題目是行程規劃,真得拜託好好想一想,你有沒有解決以上問題的能力,不要陷入無知的樂觀。我個人是非常希望有一個團隊可以把這些困難都突破,而不只是唱哀這些團隊,但是因為“行程規劃”本身就很難,我不希望有太多創業者把生命浪費在這一個議題上。以下我提供建議,希望想要從事“行程規劃”創業的朋友們先想一想。

先接觸客人,不要從技術端下手。記得從客人的角度出發,你才可以預先知道客人未來會對你有哪些需求。把時間花在客人身上,而非把時間花在解決這些複雜的問題。

不要作有語言障礙的行程規劃,我們使用中文,就作中文的行程規劃,目的地可以先是有中文的地方,例如台灣、香港、新加坡或是中國。因為你在整理資料時可以簡單化資訊收集以及整理的時間。也比較容易跟說中文的旅客溝通,產品或是服務的改進比較快。華文的市場真的大到爆炸,不要弄一個英文到非洲行程規劃的網站,一來要找人看英文是否通順,還要在非洲的網站上確認資訊。(對了!你知道非洲所使用的語言有上千種嗎?)

專注於垂直並且非常小眾的市場,而且一定要找一個付錢給你的原因。例如定點跳傘的行程規劃,這一類只要規劃單一的目的地,要能夠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天氣,提供安全周延的裝備,對於第一次到訪的客人來說,是很需要當地專家的建議,所以你所能提供得價值很高。而且你可以靠專業諮詢、出租器材,例如汽車、跳傘裝備或是攝影記錄賺錢。

來個結尾,當專注在設想商業模式時,你會發現“行程規劃”是一個輔助工具,讓旅客在你的網站上增加黏著度,但能夠讓你活下去,並且獲利,很有可能不是“行程規劃”,而是你所能提供的線下商品或是服務。

——曾經作過行程規劃平台前輩的建議—-

Tripwon 創辦人-Jill
你很喜歡英文,所以讀了英語系/外文系,當畢業後要謀ㄧ職養活自己時,因為英文好可以做秘書、國外業務,所以企業愛用,但如果你沒有其他附加價值,例如絕佳的溝通協調能力、業務能力或是其他第二專長,那麼你就很容易被取代,畢竟會英文的人也很多呀~ 除非你能專精於特定領域,例如口譯或筆譯,你必須時時刻刻確保自己比其他人更專業、做的更好,才有機會慢慢累積口碑,以此為業。

(胖哥哥一個個去邀請這些旅遊行程規劃平台的founder看完本文所給的建議。)

——–建議延伸閱讀——–

8個新創公司不適合做行程規劃的原因

旅游行程规划产品何时会进入爆发期?

失敗的旅遊規劃帶來成功的體驗商城,Niceday 的創業故事

盘点国外5家个人行程规划创业公司–百度百家 – 刘照慧

 

讓你的朋友告訴你哪邊好玩,  Bucket 关闭了,听听公司创始人总结的失败原因和教训

Photo by Syruptrap

對「你要作行程規劃? 你是認真的嗎? 要不要先看看你會面臨的挑戰?」的一則回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