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海誰是我的燈塔,看到燈塔,也代表你離岸太近了!–創業到底要問誰?

4489786598_ed9dd69f9e_o

不要找沒有創業經驗的人來做顧問

生病的時候沒有人找建築師來看病,同樣的道理,創業時也不需要諮詢沒有創業經驗的人。坊間所謂的「顧問」,往往比較適合已經小有規模的創業者擴張規模,從 50人擴展到100人,所協助的業務可能會是幫忙申請 ISO 國際品質認證、員工培訓、及申請政府專案補助等。然而,若是創業者的公司才剛剛起步,還在摸索市場的階段,所需要的顧問就必須要是真正有創業經驗的顧問,如果顧問本身沒有創業經驗,那他們所給予的建議很可能沒有太大作用。你不會找一個不會游泳的人教你游泳,你也不應該找沒有創業經驗的人請教他創業。

那麼創業剛起步時,要去哪裡找適合的顧問呢?

我的建議是可以找在同領域已經耕耘很久,公司營運也穩定的同業,跟他們聊聊自己的創業想法,向他們徵詢這些想法的可行性。有些創業者可能會認為,如果跟同業討論自己的創業想法,自己的想法很容易遭到剽竊。對於這種想法我已經在「創業流言終結者」的部分有略為駁斥,我想補充的是,一般的公司在確立商業模式後,就算真的聽到了非常好的創業想法,若是目標客戶不同,要剽竊也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畢竟剽竊也是需要花費人力及成本的。

再者,如果創業想法很容易被複製或抄襲,就算能將整個商業模式保護地滴水不直到推出市場的那一天,終究還是必須面對其他公司看到後可以複製或抄襲的事實。如果最後創業想法真的被複製或抄襲了,這除了代表創業者沒有做好準備之外,也代表創業者本來就未握有關鍵的技術或資源,而這些都是創業者原本就應該考慮好的事情。

所以與其擔心創業想法會不會被別人學走,我倒是建議大方地與有經驗的同業分享,這樣不但能了解自己的想法與現實面有多少落差,也能進一步思索自己要如何創新,才能與現在市場上的競爭者有所分別。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創業導師從事網路搜尋關鍵字行銷,他所處的廣告行銷產業與旅遊產業其實沒有太直接的關係。但由於我的導師很樂意和我分享他在創業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與挑戰,才使我可以從創業導師的錯誤中學習,並從中尋找改善自己新創事業的契機。

而這些前輩們所犯的錯誤,往往都比他們成功的經驗來得寶貴。成功的創業經驗很難被複製,天時地利人和都很重要,然而創業過程中所犯的錯,確比較容易避免,可以不斷傳承下去,讓創業後進能避開這些錯誤,少走許多彎路。

把眼光放遠,向全世界學習

有很多人說台灣是個小海島,市場規模不夠大,但我覺得正是因為這樣,創業者才更不應該劃地自限,要把眼光放大放遠,讓自己的商業模式以全球為藍圖,等到在台灣獲得成功後,還能複製拓展至全世界。世界上已經有很多人在旅遊創業產業獲得成功,透過了解這些公司成功與失敗的原因,能減少許多創業者嘗試的苦工。

我非常建議創業者可以跟國際上其他的公司合作。若國外的公司是經營很久,他們可以提供你一些作業流程上的建議;若是國外公司也是新創,那你們經歷的事情會非常接近,可以互相提醒與學習。我在公司創立初期,就主動去跟其他國家的旅行社或是旅遊平台詢問是否有合作的機會,主要的就是希望可以互相交換資訊,互相成長。最後也都跟著些外國旅行社成為朋友,分享旅遊創業資訊,感覺就好像是創業路上的同班同學,一起努力。

所以若是創業者有心要讓公司朝國際化的方向邁進,不能只參考中文的資料,更要多接觸英文與其他語文的資料才能真正打開創業者的眼界,進一步了解其他國家的創業環境及創業模式。現在網路媒體已經十分發達,創業者不需要花費太多心力便能找到許多品質好並且免費的資訊渠道。把這些資料當對未來拓展至國外做預習,看待自己公司的眼界也會大大的不一樣。

Photo credit by David Yu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