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 AI 真的是有夠紅的,有好多好難的術語,有甚麼 大數據,深度學習,強化學習,蒙地卡羅法。
我覺得要了解AI背後的技術前,先聊聊AI可以做甚麼,搞不好可以更讓人容易想像AI未來的應用。
推薦-不只要你買,還幫你找好客人
亞馬遜很早就在收集大家購買的情況,然後推薦給你,你很有機會再購買的東西。這個好像太普遍,大家都知道,再講就很弱了。
講一個比較有趣的。
銀行可以利用AI決定要不要發卡,要給你多少額度,要給那些人比較高的額度銀行會賺到錢。
我們想想,銀行要靠信用卡賺錢,是不是一定要讓卡奴消費者還得出錢?
這樣想是挺直覺得,要是還不出錢,那銀行就一定倒啦!
但再仔細想一想,有個超級乖寶寶消費者每一期都是準時還錢,那銀行就賺不到利息了耶。
賺不到利息,銀行就少賺好多喔~~
當然聰明如你,一定知道使用刷卡,銀行就會抽手續費,消費者不一定知道,銀行會抽商家手續費。
但是遲繳的利息可以高達15%。(早幾年是18%。超級高!)
這種全還型的超級乖寶寶在銀行眼中,是一個好客戶,會還錢,但也不能讓銀行額外賺更多錢。
另外有一種有點壞的客戶,不繳全部費用,每月繳最低還款金額,或是會拖延一點時間繳款。
這種循環型客戶,讓銀行冒一點點的風險,收到較多的利息,維持一定的獲利。所以銀行也不能說完全不喜歡這種客戶啦~
也真是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另外一種證明阿~~誤
那麼找出這種有點壞又不會太壞的人就變得非常的重要。
信用卡會記錄你消費的時間,消費的金額,在對應上你的還款情況,就可以開始餵AI資料,把客戶分到不同的種類。
現在的行動支付收集的資料又更多,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可以知道你的社交圈,有沒有認識到馬雲阿,馬雲會不會給你手動點讚,有哪些人會在微信上發紅包給你,你發的紅包有多少。都可以作為評價你消費能力,還款能力的指標。
現實資料越多,越能描述一個人的清況,而且支付寶或是微信擁有巨量的使用者資料,還可以將不同的人分類,劃分出乖寶寶組跟有點壞的組。
在旅行業上的應用
推薦客人要買甚麼
因為我們公司是為客人做客製化行程,所以當客人詢問我時,我會去看客人在FB上面各地的打卡,TripAdvisor各地的留言,從而了解客戶喜好,推薦客人感興趣的餐廳,行程。
這件事情其實也可以交給AI去處理,而且AI抓的資料可能會比我快,又比我多,我拿到客人資料以後,做最後決策要提供給客人哪條路線。
利用AI篩選客人
因為旅遊是比較低頻的消費,一個人一年可能旅遊5次,很難有大量的資料。所以訓練AI時資料可能會不夠多。
我舉其他篩選客人的例子,如嘸位la!,或是 象卡來Whoscall 由使用者舉報奧客,或是詐騙電話。這種簡單直接的舉報,建立一個資料庫,讓同業間可以互相查詢,或是有接到詐騙電話的人就舉報,讓後面的人不會再遇到一樣的騷擾。
隨著FB、Line或其他通訊軟體的使用普及,我們也可以去看客人公開的發文,如果是會在FB上面一直跟別人筆戰,利用自然語言處裡去分析,他的發文是負面文字比較多, 並不理性,這是就可以考慮要不要接待這位客人。
——–參考文章—–
有關信用卡發卡風險的論文
也是有台灣相關的研究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