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定低價的購物團,你知道害到的是整個旅遊生態嗎?-定錨效應會讓消費者只想低價購買行程Anchoring Effect

別再殺價了

“阿呀~ 你們旅行社怎麼這麼貴,我在旅展看到有一家旅行社,五天四夜泰國遊才XX萬”,“你費用也太高了吧! 我在網路上機加酒才多少,參加你們的團,人一次這麼多,價錢應該要更便宜阿,怎麼會比網路上貴。”,如果你也是旅遊業同業,這些話你應該不陌生,也搞不懂為甚麼客人一直覺得這些服務的價錢這麼低。

砍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作,為甚麼消費者明明知道低價團會購物,行程因為要購物所以會很不順,但是消費者就是不買價格比較高的行程。導致旅行社推出高價商品賣不掉,到最後也不斷的推出低價的旅遊商品。

消費者為何一直低估旅遊費用呢?

Tversky & Kahneman邀請兩組不同的參與者,參與者必須要在5秒內計算或是猜測 1x2x3x4x5x6x7x8的答案,而另一組的題目是8x7x6x5x4x3x2x1。要想想,五秒可是很快的,我比較胖,要是我掉一隻筆在地上,彎個腰撿回來可能都不只五秒了。很少人可以計算這麼快,加上時間緊迫,所以參與者的答案大多數是猜出來的。

為了不讓你真的去算,我可以先告訴你這一題的正確答案是40320。而“從1連乘到8”跟“從8連乘到1”,在數學上面是一樣的,所以如果人不受到第一個看到數字是1或是8影響的話,理論上參與者所猜的答案,應該不會差異太大。

而實驗結果非常的有意思,“從1連乘到8”這組參與者估計是512,由“從8連乘到1”這組的參與者估計是2250,相差四倍,差距非常的大。雖然兩組參與者猜測的都離真實答案差距很大,但單單數字排序的不同,就可以讓人對於這一組數列相乘結果,有很大的差異。看到1為首的數列,大家猜測會偏小;看到8為首的數列,大家猜測會偏大。

這個情況被稱為定錨效應(Anchoring Effect)是指我們在進行決策時,最一開始的資訊(稱為錨點)會對我們的決策有很大的影響。我們也可以用「第一印象」來解釋,第一印象就是一個被沉入海底的「錨」,把思維固定在某處,後面決策也會受到第一印象這個「錨」的影響。在上述的例子,“1”與“8”就是兩個不同的錨,錨下的位置不同,使大家在猜測1連乘到8(或是8連乘到1)的結果不同。

這一個效應,不只影響我們五秒中內做的決定,有一篇文章指出定錨效應可能影響將近一周。所以消費者在最一開始接受到的價格如果是低的話,推估實際的旅遊成本也會偏低,那各位可以看到在各種媒體上,大多數曝光的旅遊廣告,都是低價的廣告,例如旅展優惠買十送一、萬元出國有找、市場最便宜…等,這些低價的數字,一直曝光在消費者眼前,這些價格資訊就是「錨」,會讓消費者認為出去玩就應該要是這麼便宜,未來找行程商品時,有可能會受到影響而利用最一開始了解的價格,去比較後面的旅遊商品。

如何拉高被低估的價格?

這樣真正作品質的旅行社就很辛苦了,因為消費者嘴裡說要比較好服務,要更高品質的旅行,心中卻一直用低價團的價格在計算。符合旅行社成本的價格跟消費者心中的價格,永遠對不起來,感覺消費者跟旅行社就永遠是兩條平行線,眼看著消費者就頭也不回的要往低價購物團走了,作品質的旅行社或是已經後悔作低價團的旅行社,可以怎樣把消費者的心拉回來呢?

使用動態定價,破壞對於價格的感覺。飯店機票便是按需收費,供給是有限的,如果需求較強,就費用比較高,也就是採用動態定價的方式。旅行商品其實包含機票與飯店,既然機票與飯店價格是變動的,那麼整體行程的價格如果會變動,也是說得過去的。

轉移價格的感覺。你消費我幫你做公益,告訴消費者今天買的行程會有一定比例做公益,讓消費者看到因為消費而對世界造成的正向影響。例如鞋業有一家Toms承諾,當消費者買一雙鞋,他就會捐一雙鞋給需要的人。旅行社也有成立基金會的,把獲利分享給有需要的人,太平洋旅行社在2008年與門諾基金會合作,首先為每位旅客捐出500元作為關懷獨居老人的基金,另外還折扣團費500元,讓旅客在日本買等值禮物,送給獨居老人。菲律賓Smokeytours有安排參訪貧民窟,讓你了解不同社會階層的生活困境。

供不應求。旅行社也可以製造限量產生渴望感,鴻鵠之旅每年會作一個環球旅行,我印象中都是秒殺,而且價格都超級的高。當一個商品供不應求時,真正有需要經濟祐有餘力的消費者,可能會出較高的價格,甚至到處找關係來購買。

除了旅遊,Apple每年推新手機供不應求也是,你一定也常聽到周邊的果粉朋友說”我絕不要再去排隊搶新的iphone了”,但是真正出新機時,這些人會一直曬圖,而且就是用舊的iphone拍的照片,照片中的柔焦,應該就是舊iphone的淚光吧!

改變商業模式,依照客人心理價值付費。義大利Milanfreetour的步行導覽,不預先收費,在行程結束時,旅客再依照自己的滿意度給予小費。對於旅客來說,等於行程沒有一個價格標準,如果真的不滿意行程,就是花掉自己的時間,但如果行程真的很棒,旅客可以最後用小費獎勵導遊,要付多少也是依照旅客的經濟能力給付。但要先題一下,這樣的方式會讓企業難以核算成本與收益,我覺得比較適合小型團隊使用。

初期定高價。旅行社也可以一開始把價格訂的很高,然後再用各種折扣,去把價錢調低。君不見Gogoro,最一開始,定價12萬,這時買的人,騎在街上都拉風的不得了,紅燈都硬要擠在最前面,讓大家看到他瞬間加速的車尾燈。賣了一段時間,就腰斬到6萬,因為一開始的價格是12萬,現在6萬就可以買到,而且設備沒有差異很大,所以買了6萬的人(還有我這種一直看車尾燈的人),還覺得車子有12萬的價值。但我覺得這一招並沒有創造甚麼價值,單純就是在玩定價策略,靠數字玩遊戲。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Tversky, A. & Kahneman, D.(1974).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Science, 185, 1124–1130.

來講講這篇文獻好了,快思慢想這本書中的快思所題到的部分,大多在這一篇文獻中就有簡單的描述,簡單的英文,簡單的實驗,閱讀起來並不困難,如果有時間的朋友,我推薦直接看這一篇文獻。

Mussweiler, T. (2001). The durability of anchoring effect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1, 431–442. 這一篇文章推出定錨效應所造成影響的時間可能有一周的時間。

太平洋旅行社在2008年與門諾基金會合作,先為每位旅客捐出500元作為關懷獨居老人的基金,另外還折扣團費500元,讓旅客在日本買等值禮物,送給獨居老人。

買5塊的菜要2塊的蔥,低價為王? 發展低價旅行團的隱憂

Trivago坦承廣告不實「最便宜是假的」

Trivago是比較所有網站的價格,讓消費者可以節省時間直接找到便宜的飯店,也就是降低交易成本。

要求低價的客人,往往會更願意花出更多時間來比較,大概找3個平台就可以比較出價錢。對這樣的客人來說,他寧願花更高的交易成本取得更便宜的飯店價格。

我認為比價的商業模式,適合房地產、車子等,需要比較很多細節,資訊不容易收集的交易。在交易成本很高的環境中,比較容易凸顯價值。

對「一直定低價的購物團,你知道害到的是整個旅遊生態嗎?-定錨效應會讓消費者只想低價購買行程Anchoring Effect」的一則回應

發表留言